高校越多高新技术企业越多大学怎么影响城市的未来

责任编辑NO。石雅莉03212019-12-15 15:38:00  阅读:2489

过去在经济崛起阶段,土地、劳动力等要素对经济发展影响更大。现如今,当经济发展进入到转型升级新阶段后,科技、人才的作用日益凸显,并且关乎城市的未来。

高校助推城市转型升级

合肥市委副书记、市长凌云日前在《学习时报》撰文《倾城之恋——一座城市与一所大学半个世纪的情缘》,文中写道:一座城市,一所大学,风雨携手五十载。合肥,把倾城之爱给了这所大学。今天的中国科大,已然成了合肥人心头的“宝贝”。一所大学,让合肥这座城市的脚步更加矫健。中国科大,增添了合肥的创新气质,更在赋能合肥的创新力量。

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例,中科大对合肥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。去年8月,赛迪顾问发布《中国人工智能城市发展白皮书》,通过对近40个人工智能重点城市进行评价,发布了中国人工智能城市十五强。合肥凭借科研、政策的优势异军突起,仅次于北京、上海、杭州和深圳,高居第五名,目前合肥汇聚了以科大讯飞(002230.SZ)、华米科技为代表的行业顶尖企业,人工智能的从业人数全国占比0.8%,投融资4.5亿元、全国占比0.9%。

安徽省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林斐对第一财经分析,合肥拥有中科大等雄厚的高校、科研院所力量,近年来省市、高校、企业合力,持续投入,在人工智能方面涌现了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企业。

今年10月,科技部发布关于支持合肥、杭州、深圳、天津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函。科技部在函中着重指出,要充分的发挥合肥在智能语音、机器人等领域研发机构多、专家团队高度集聚等优势,强化人工智能基础前沿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部署,加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建设,在具有产业优势的细分领域加强应用示范,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,提升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水平。

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是衡量一座城市科创实力的重要体现。第一财经记者对中西部主要城市统计发展,高教力量强、拥有名校的城市,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往往更为靠前。在中西部地区中,高企数量超过2000家的共有6个城市,这6个城市都坐拥名校,拥有较为雄厚的科教力量。其中武汉以3527家位居榜首。

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,武汉不仅大学多,质量也高,这对武汉形成人才集聚、加快经济发展有很大作用。

作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,武汉坐拥武汉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,在校研究生数量仅次于京沪,位居全国第三,近年来武汉东湖高新区加快速度进行发展,并集聚了几十家上市公司,成为我国上市公司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。

武汉之外,成都以3113家紧随其后。成都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迅猛。去年,该市有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净增超500家;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3543家,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三;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,达到10071亿元,同比增长14.5%。

重庆、长沙、西安、合肥都处于2000家的梯队。这四个城市也刚好都是科教力量比较雄厚的城市,比如西安拥有西安交大、西北工业大学、西北大学等名校,重庆则有西南大学、重庆大学等实力高校,长沙坐拥国防科技大学、中南大学、湖南大学等名校。

在这六个城市之外,中西部其他城市都与之有较大距离。比如,高教实力较为薄弱的省会城市,如郑州、南昌等,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前述六城的差距就比较大。

这其中,郑州虽然是中西部五个GDP过万亿的城市之一,也是中西部五个国家中心城市之一,但从科教资源上看,郑州是7个城市中高教实力最弱的,整个河南省的211大学仅郑州大学一所。也因此,郑州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与同类型的城市相比相差甚远,是中西部地区7个经济总量超过7000亿大关的城市中(重庆、成都、武汉、长沙、郑州、西安、合肥)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最少的。

城市与高校如何共生共融

林斐说,在当前经济进入到创新引领阶段后,科教力量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,各地对高教、科技的重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,城市与大学之间,进入到相互成就、共生共融的阶段。

她分析,城市发展有多种类型和路径,比如深圳虽然没有太多高教资源,但是深圳善于引进各类人才,善于整合资源,做到“为我所用”。但相比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可以吸引全国的优秀人才,中西部地区、后发地区,要提升地方自主创新能力,走科学技术创新引领发展之路,必须重点发掘地方科技人才资源,尤其是城市所拥有的科教资源。

也就是说,中西部地区的很多城市,在难以像深圳那样吸引全国优秀人才的情况下,就更要做好本地科教、人才资源的挖掘。

正是由于高教资源对一座城市的作用慢慢的变大。即便是高校资源较为薄弱的城市,如深圳、苏州等,当前也在积极引进高校,补足高教短板。其中,作为最缺大学的重点城市,近年来,深圳已经吸引了北大、哈工大等一大批名校在当地设立校区。以哈工大为例,目前哈工大深圳校区的录取分数已经超过了哈尔滨本部,深圳的城市平台效应十分凸显。

此外,深圳计划未来10年投入1500亿元,集中资源办更多高水平大学,力争到2025年高校数量达到20所左右、在校生超过25万人,成为高等教育强市之一。

当然,也不是所有高教资源雄厚的城市,高新技术产业、科创产业高质量发展就一定好。东北的几个中心城市,高教资源也较为雄厚,像哈工大、吉林大学、大连理工大学实力都挺强,但当地的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却较为滞后。沈阳和大连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都在1200家左右。长春则只有600多家。哈尔滨2017年也只有614家。

丁长发和记者说,高教科研力量是一座城市的存量,如何把存量优势转化为比较优势、竞争优势,需要体制机制的完善、营商环境的优化等方面。东北的几个中心城市高教实力挺强的,但人才流失却很突出,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多,说明当地仍需要大力改善营商环境和制度环境,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。

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衣保中对第一财经分析,总体上看,东北的高教资源在全国都是比较强的,但科教资源对本地拉动作用不大。东北的很多企业与科教资源结合不紧密,科技服务业相对较弱,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。

林斐分析,对于后发地区,不改革创新就无路可走。这就需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推进、内生动力与外在推力的两结合,为科学技术创新引领发展提供制度保障。在国家层面谋划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,鼓励支持地方深化改革创新的大背景下,地方政府要主动作为,破除制约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层次障碍,全方位激发创新活力。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